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开展心理健康教学优化与课堂探讨活

发布人:吴旭冉日期:2024-12-03 16:17浏览数:


2024年12月2日,姚利民教授携全体教研室老师开展了一场关于教学优化与《自我意识》课堂活动探讨的会议,旨在全面提升专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与支持。

一群人坐在桌子前描述已自动生成

近期,姚教授用两周的时间对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展开了听课,本次研讨会,姚教授基于听课情况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课程指导。姚教师着重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务必紧密契合既定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核心建设要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阵地,课程应致力于切实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着力培养其接受与给予心理指导的能力。在课程内容的规划方面,姚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讲课思路,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重要部分:首要是理论阐释部分,例如深入人际交往的理论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人际吸引等核心概念,解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征与现状,介绍人际吸引的关键要素,同时提醒教师避免将内容过度拓展心理学的专业范畴;其次为心理健康标准界定部分,例如情绪健康与不健康的评判标准;最后是促进策略部分,例如情绪健康的有效促进方式、人际交往的优化提升策略以及学习效能的增强途径等。姚教授还鼓励教师在依托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参考其他优质教学资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丰富与深度拓展。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环节,姚教授对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高度投入精神、负责的教学态度以及积极的工作热情给予了肯定。同时,姚老师也严肃提出,教师务必始终秉持对课堂的敬畏之心,珍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每一次互动。然而,姚老师也精准地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尤其是部分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较为明显的短板。这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不够深入,致使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自信心不足,过度依赖 PPT,影响了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体验。针对这一现状,姚老师强调,课堂教学应始终将内容的深度与价值置于首位,通过优质、实用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提升课堂的整体吸引力。姚老师还积极倡导在大学生授课过程中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并通过积极地思考与互动有效回答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

随后,李莎老师分享了其关于《自我意识》的主题课件分享。李莎老师采用视频引入的方式,迅速吸引学生的关注焦点,随后组织开展案例讨论活动,如具有深刻启示意义的“伤痕实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我意识的发展内涵与外延。在教学过程中,李莎老师还精心设计了互动环节,让学生全面探索自我,例如,乔哈里窗这一有效的自我认知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进一步深化自我认知。此外,李莎老师还通过分享诗歌、 “爱自己的 100 种方式”等多元途径,积极促进学生悦纳自我,实现自我成长与心理调适。课后,李莎老师还布置了富有创意的作业,如让学生给自己写首小诗、绘制自画像等,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持续深入地探索自我内心世界,不断完善自我人格与心理素养。 图形用户界面, 文本, 应用程序描述已自动生成

杨希老师分享的授课主题为《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同样精彩纷呈。杨希老师以一段引人深思的视频《这烂泥一样的人生》巧妙引入课程主题,瞬间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与探索欲望。在课程教学中,杨希老师鼓励学生通过文字表达深入挖掘自我内心的情感与认知,同时结合案例分析,系统阐述了完善自我的有效方式,包括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积极悦纳自我的方法以及培养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等。杨希老师的课堂教学逻辑严谨清晰、环环相扣,课程内容富有创造力与感染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深入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引导。

此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研讨会议的举办,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与专业成长契机。通过姚教授的指导,教研室全体教师更清晰了教学方向,更明确了未来教学改进与优化的方向与重点。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不断创新发展,为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助力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稳健前行,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杨宁

一审、一校:林美香

二审、二校:吴旭冉

三审、三校:刘建中

上一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第六次磨课会—参观党建与思政教育基地,共研教育教学新路径

下一条:以“磨”促技——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开展第五次集体磨课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