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教师节座谈会: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共筑教育强国梦

发布人:吴旭冉日期:2025-09-12 15:13浏览数:


2025年9月10日16时,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在一教202会议室隆重召开座谈会。校党委杨念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邓青林院长与学院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庆节日、共话使命、共谋发展。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莫非主持。

会议伊始,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视频。影片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家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追求、“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以及“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视频结束后,教师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以教育家精神为标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在教师代表交流环节,多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分享了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与实践。有的教师提到,思政课不仅要“讲准”,更要“讲活”,需以贴近学生的语言传递理论的力量;有的教师强调,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事业,需以真诚与热爱感染学生;还有教师表示,将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以“大先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邓青林院长在发言中,以“光荣”与“责任”两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对学院工作进行总结与展望。他指出,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传播真理、塑造灵魂”的光荣使命,学院近年来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同时,他强调,面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全体教师需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光荣在于使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责任在于行动,需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校党委杨念书记在总结讲话中,代表学校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结合当前教育形势与学校发展实际,提出四点要求: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筑牢思想根基;深化教育改革,以“金课”建设为抓手,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吸引力与实效性;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锤炼师德师风,彰显教师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讲好涉外故事:立足学校办学特色,挖掘育人典型案例,传播涉外声音,展现新时代民办高校的教育担当。

杨念书记特别强调:“涉外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学校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与推动者,希望大家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讲好涉外故事中传递教育温度,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人生价值。”

座谈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牢记“为师之道、育人之责”,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躬耕教坛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大先生”、教育强国征程中的“追梦人”。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以此次教师节座谈会为契机,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涉外智慧与力量!

编辑:吴旭冉

审核:邓青林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经典著作读书会”正式启动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年全院教师大会——聚焦成果总结与未来规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