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一教202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就开学工作相关事宜进行部署。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玉兰主持,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
教研室主任李玉兰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关于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二是关于如何加强课堂教学规范,三是关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首先,李主任强调,开学第一课十分重要,老师们要根据学校要求,迅速调整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工作中,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紧接着,李主任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规范教学流程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基础保障。”结合学校最新要求,李主任对教学规范进行详细解读,要求教师课前要认真备好课,熟悉教学内容;教师上课须带好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材、教案、学生花名册等必备资料;教师须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做好准备,上课铃响前务必让学生手机入袋,务必让学生前排就座,确保铃响后可随即开始上课;教师在第一节课和第五节课上课前要组织学生演讲并进行点评;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抓好课堂管理,注意提高学生抬头率和点头率等等。
随后,李主任阐释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事宜,她强调,为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本学期学校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全面推行“三三四”课程考核模式。学生的成绩构成由之前的“形成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调整为“学习态度与课堂表现30%+阶段性学习成效30%+终结性学习成效40%”,要求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引导学生从“考前突击”转向“日常积累”,切实提升思政课学习实效。
最后,老师们就教学难点、资源整合等议题展开自由交流。李玉兰主任总结表示,教研室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方式夯实教学质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理论教学走深走实。
此次会议明确了新学期教学工作方向,为提升思政课育人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周爱华
一审、一校:李玉兰
二审、二校:吴旭冉
三审、三校:刘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