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召开学期初教学与科研工作部署会

发布人:吴旭冉日期:2025-09-19 15:25浏览数:

9.18活动图

为统筹推进新学期教学与科研工作,明确课程建设方向,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9月18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1教202教室召开学期初教学与科研工作部署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周浪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青林出席,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会。 此次会议主要围绕教学、课程、考核、实践四大核心维度展开,为新学期工作划定清晰路径。

在教学工作部署上,周浪主任强调,全体教师需严格遵循学校教学要求,在课堂实践中落实三大关键动作:一是规范实施课堂行师礼,强化师生仪式感与育人氛围;二是对“课前10分钟”演讲活动进行精准点评,以小切口引导学生深化思考;三是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秩序,同时务必带齐教学材料,保障教学环节规范有序。

微信图片_20250919102511_57_19

针对课程性质与任务,周浪主任提出7个核心备课与授课方向,为教师精准把握课程定位提供指导:一是紧扣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鲜活社会实践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三是融入“三高四新”省情内容,增强课程地域关联性与现实意义;四是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推动课程衔接与理念贯通;五是坚守“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学生常见问题清单,提升教学吸引力、亲和力与针对性;六是善用“大思政课”资源,找准新教材知识点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点,拓宽育人视野;七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着力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为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考核,本课程全面推行“三三四”课程考核模式。会议明确全面推行“三三四”课程考核模式。周浪主任指出,该模式将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考核,从多维度、全周期评估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旨在客观反映教学质量,倒逼教学优化,切实提升课程育人质量。

在实践教学环节,周浪主任详细介绍了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及课内实践流程。整个实践教学分为五个阶段有序推进:3-4周为准备阶段,5-8周为指导阶段,9-12周为评选阶段,13-14周为展示阶段,15-16周为总结阶段,通过分阶段、有重点的设计,确保实践教学落地见效,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会议接近尾声,邓青林院长对此次部署会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德法课教师寄予五点希望:一是希望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二是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三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四是希望教师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五是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这些希望,激励德法课教师在新的学期里不断进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此次学期初工作部署会,不仅明确了新学期教研室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更通过具体策略分享,为教师上好新生第一堂思政课、筑牢思政育人第一道防线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周浪

                                          一审、一校:周浪

二审、二校:吴旭冉

三审、三校:刘建中

上一条:传承抗战精神,凝聚支部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暨支委改选大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开展本学期第一场读书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