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了一场以“聚集学情.深耕内容.攻克难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会(1)”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如何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吸引力、理论说服力和价值引领力展开,研讨会由教研室主任李玉兰主持,在读博士沈忱老师进行说课展示,马原教研室全体教师与会。
集体备课伊始,沈老师以“走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为主题,以学生普遍存在的“哲学无用论”和“学习焦虑”为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层层递进的教学逻辑,实现了从“痛苦表情包”到“恍然大悟表情包”的教学转化,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现实意义。紧接着,沈老师直接回应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疏离感和实用性质疑,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表情包”等青年文化符号,拉近理论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这种“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情的精准把握,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直面问题、回应关切的实践品格。沈老师指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马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强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精神实质,引导学生将学习马克思主义与专业学习、个人成长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学用相长。说课结尾,沈老师通过三个“不是…而是…”的鲜明对比,有力回应开篇疑问,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时代、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和人生必修课的重要价值,将个人学习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紧密相连,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随后,教研室老师们纷纷发言讨论,李华秀、阎宇、陈晓辉等老师就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谈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教研室李玉兰主任进行点评,她认为本次集体备课充分展现了马原教研室教师在深层备课、内容重构、方法创新和课堂设计上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成果,体现了“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教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从学术话语到生活话语、从灌输教学到启发探究、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导的三个重要转化,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李主任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教学、守正创新。马原教研室全体教师要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探索教学规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努力呈现一堂堂富有思想深度、时代温度和教学效度的思政金课。
文:周微璐/图:周爱华
一审、一校:李玉兰
二审、二校:吴旭冉
三审、三校:刘建中